发布时间:2021-01-14 阅读量:
TFT-LCD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,是有源矩阵类型液晶显示器(AM-LCD)中的一种。它具有低功耗、长寿命、高亮度、高对比度等优势,在这里高亮显示屏厂家美景视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关于TFT-LCD屏幕的发展历程。
一、TFT-LCD 历史回顾
1888年,奥地利植物学家F.Reinitzer在观察植物结晶特性的过程中,发现了如果将温度上升到145℃时,结晶就会呈现白色状况,加热到172℃时那么呈现透明的状态,德国的一个物理学家O.Lehmann在研究之后把它命名为液晶,这就是液晶显示技术的开始。在驱动这方面,TFT-LCD主要经历了无源液晶显示和有源液晶显示的发展过程。
二、TFT-LCD的技术发展趋势
在TFT-LCD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,主要表现在高解析度、宽视角、低成本、高亮度以及低功耗等一些方面。
高解析度
为了实现大面积的高解析度的液晶显示,一般都是需要采用高性能开关元件、低阻抗金属的材料以及高精细加工技术等的手段。现在研究和使用最多的材料就是铝。
1988年5月,IBM利用了A1-Nd合金来作为栅电极,开发出了16.3英寸的超高解析度(200ppi)a-Si TFT-LCD,并且已经实现批量生产。
1999年4月,东芝推出了20.8英寸16-SVGA(3200X2400)a-Si TFT-LCD,这个可以说是代表了a-Si TFT-LCD在高解析度和高容量方面的最高水平。
实现高解析度液晶显示的另外一种重要的途径是开发LTp-SiTFT 技术。就目前而言,已经发表的p-Si TFT-LCD产品的解析度一般都是在200ppi左右的。和a-Si TFT-LCD相比,LT p-Si TFT-LCD具有比较小体积的博膜晶体管以及储存电容器,正是因为如此,它每一英寸都具有更强大的穿透区,从而就有了更亮的显示画面,而且更省电。
宽视角
可视视角是指可以刚好看到对比度CR≥10的画面时,视线与垂直屏幕的平面之间的夹角。跟随着液晶屏的显示技术不断发展,宽视角模式现在已经成为业界追求的目标。就目前来讲,主流的TFT-LCD宽视角技术主要有:VA、TN+Film、IPS以及FFS等技术。
1973年,美国的R A Soref首次提出了IPS模式的横向电场驱动观念。
1992年,德国的G Baur指出IPS有利于改善LCD的视角特性。
1995年,日立公司的M Oh-e等开始研究将IPS应用到TFT-LCD面板,并且在次年成功开发出第一块IPS面板产品,拉开了IPS技术广泛应用的序幕。
1997年,S.Aratani等提出了S-IPS模式,很大程度改善了色差的问题,从而使得S-IPS成为了具有低色差、广视角的优越宽视角技术。
2003年,Y. Nakayoshi等开发出了搭载AS-IPS技术的液晶面板,可以使S-IPS的穿透率提升大概30%。
2006年,我国台湾瀚宇彩晶公司的林俊雄等在AS-IPS的基础上,成功开发出了AS-NOOC的IPS面板,光透过率比AS-IPS提升了大概10.8%,视角超过了176°,同时还具有更低的成本,更佳的色彩,稳定性等优异性能。目前,IPS模式已经成为了TFT-LCD实现宽视角效果最好的模式之一。
随着液晶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,目前以TFT-LCD为代表的液晶显示屏目前已经替代了CRT成为了显示领域的主流。同时呢,TFT-LCD显示技术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和支柱,正在以其拉动效应显著、辐射范围广等一些特点,推动着新装备,新材料,系统应用以及智能化软件等领域的蓬勃发展。